时间:2022-10-31 17:41:55 | 浏览:6625
现如今的网购已经深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零食、日用品,大到房子、车子,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装修建材也是如此,我们几乎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些装修材料问题。
但是,真的每种建材都适合网购吗?也不尽然!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那些非常适合网购和不适合网购的材料。
1.高利润——灯具、五金
“大多数用户不懂”,是造成这两种建材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不仅用户不懂,有些商家都未必真懂。发光体质量、启动器频率、五金件材质、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各方面原因,都能够决定灯具和五金件的价格。
不了解,导致线下商铺有机会乱标价。从这一点上来看,一些厂家直销店或旗舰店做得更好。
2.多山寨——电料、水管
电料和水暖管件市场的特点就是“品牌多”,大品牌价格高、小品牌质量差。于是就有人将这二者合二为一,生产出来了名称与大品牌相似,质量却接近杂牌的山寨产品。
通过网购,我们至少可以保证不买到山寨品牌——购买时有时间和机会去慢慢搜索查看该品牌的历史。
3.无差别——油漆、壁纸
油漆、壁纸、硅藻泥、壁布等等墙面饰品,无论是在线上买还是在线下买,在价格和质量上都几乎没有区别。
此时更建议通过网络购买,至少产品类型更多、可选余地更大,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建材。
1.重量级——沙子、水泥
网上竟然有卖水泥的,你敢信?这一类重量级产品还是不建议通过网购。
线下购买时,用户所付费用包括材料费和搬运费。如果网购,运输一车水泥的价格我不晓得是多少,但卸车的费用肯定不会低——找谁卸车,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出现退换货,就更麻烦了,快递小哥应该不会愿意给你上门取件吧。
2.定制类——衣柜、厨柜
花再少的钱装修,也要做几个定制家具,比如定制衣柜和厨柜。这些定制家具建议从线下购买:
第一, 是因为这些产品对尺寸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尺寸的测量以外,还需要对墙面垂直度、地面平整度进行测量。这些,都是没有经验的用户做不到的。
第二,是因为这些产品往往需要二次加工。在生产完成后,需要上门进行裁切、打孔和安装。二次加工与初步加工同样重要,自行安装时一旦出现错误,定制产品的退换货问题也容易产生纠纷。
3.退补货——瓷砖、地板
瓷砖、地板在施工时会产生一部分损耗,所以需要我们多买一些。但饶是如此,依然会有建材不足,需要补货的时候。
如果是线下购买,或许一个电话就把问题解决了。但如果是线上,补货可能意味着工期需要拖延3~5天。
买得太多了,就需要把多买的建材推给商家。线上购买,退货也是难事,这东西太沉又易碎。往往到最后核算下来,网购比线下购买花钱还多。
#生活始末征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胡晴 武汉、广州报道建材的“涨价潮”已传递到下游市场。11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武汉宜居家建材市场,宜居家建材市场约有二十多家门面店铺,经营项目包括软装、地板、门窗、瓷砖等。适逢周末,前来选购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紫宸 扰动的疫情,让水泥市场在乍暖还寒的3月变得扑朔迷离。来自销售末端的涨价消息接踵传来,但来自下游的反馈和销量数据却显示出需求的疲软。和水泥同为重要建材的砂石市场表现亦相对疲弱。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
刚刚过去的一周,建材系品种大幅下跌节节败退。截至周五收盘,螺纹钢期货主力2210合约刷新5个月以来新低,周内跌幅7.2%;玻璃期货主力2209合约周内跌幅3.5%;PVC期货主力2209合约周内跌幅5.1%。分析人士表示,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贵州省从江县洛贯经济开发区一家木业加工厂工人在分拣竹木条。吴德军摄(中经视觉)2021年,建筑材料行业主要生产指标、效益指标同比保持增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建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和市场分化较为明显,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能耗“双控”政
刚买房子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就告诉我装修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特别是在购买建材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多花好几万!当时我还以为朋友是在吓唬我,等开始装修才知道,建材市场的水真的太深了,就算是做足了功课还是多花了不少钱。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建
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家居装修需求的旺盛,以及家居建材大蓝海的黄金时机,建材产业保持了长达20多年的增长。大市场环境的利好,既促成了众多工厂品牌的崛起,同时也帮助不少建材经销商收割了红利,多位上亿规模的大商浮出水面,千万级的经销商更是遍布
本报记者 伍月明 广州报道临近傍晚,乐俊装饰材料城的周遭车水马龙,一片喧哗,但鳞次栉比的建材店铺门前却较为冷清,询价的消费者并不多。“现在板材、铝合金涨得太离谱了。如果你今天没有下单,明天下单就要按照明天的价格。”从事建材生意近20年的老板
进入10月后,建材价格“涨”声不断,水泥、玻璃、砂子、陶瓷、沙发、卫浴等各个品类,价格几乎全线上涨。建材涨价对消费者有多大影响?建材价格全线上涨 工期拉长业主多花数万元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熊女士正在装修的房子已经完成过半,可最近她遇到了一件烦
申万期货分析师李公然分析称,近日统计局地产数据显示,新开工、销售等指标同比增速虽有收窄,但整体仍然处于磨底阶段;另外,从前端拿地的疲弱也不难看出,开发商对加快前端开工的意愿依然不足,钢材地产端的需求在总量上未见明显的好转迹象。季节性上看,十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盛昌盛)1 “稳”基调背景下,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宏观政策定调稳健有效,基建为“稳增长”首要抓手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大部分地区下调2022年GDP增速 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